担
繁体: 擔
分类: 通用字、常用字
拼音: dān dàn dăn
部首: 扌 部外笔画: 五画 总笔画: 八画
繁部: 手 部外笔画: 五画 总笔画: 八画
笔顺: 一丨一丨フ一一一
仓颉: QAM 四角号码: 56010 Unicode编号:U+62C5 五笔86/98: RJGG
基本字义解释
● 担(擔)dān ㄉㄢˉ
◎ 用肩膀挑:担水。
◎ 承当,负责:担负。担任。担当。担待(a.原谅;b.担当责任)。担重任。担风险。
● 担(擔)dàn ㄉㄢˋ
◎ 挑东西的用具,多用竹、木做成:扁担。
◎ 一挑东西:担子。勇挑重担。
◎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,一担等于一百斤。
◎ 量词,用于成担的东西:一担水。
● 担dǎn ㄉㄢˇ
◎ 同“掸”。
英文翻译
carry, bear, undertake
详细字义解释
◎ 担 擔 dān
〈动词〉
(1) (形声。从手,詹声。本义:用肩挑)
(2) 同本义
儋,何也。从人,詹声。以背曰负,以肩曰儋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作“擔”。
担,负也。——《字林》
担囊行取薪。——曹操《苦寒行》
负书担橐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(3) 又如:肩不能担,手不能提;担戴(肩挑头顶)
(4) 背负。如:担簦(背着伞)
(5) 承当,承担
吾担悲也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(6) 又如:分担(担负一部分);担承(承担);担扶(担当;扶助);担杜(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);担干系(担干纪。负责任)
(7) 另见 dàn
基本词义解释
◎ 担 擔 dàn
〈名词〉
(1)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
负担荷以丈尺兮。——《楚辞·哀时命》。注:“荷曰担。”
有卖油翁释担而立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(2) 又如:挑担;担仗(行李担子。亦作“担脚”,“担杖”);担头(货担两头;一挑东西);货郎担
(3) 轿子。如:担舆(肩舆)
(4) 肩负的责任。如:重担(沉重的担子,比喻繁重的责任)
词性变化
◎ 担 擔 dàn
〈量词〉
(1) 中国重量单位。旧制一百斤为一担,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[a unit of weight (=50 kilograms)]
但闻行路吟新诗,不叹举家无担石。——李颀《别梁鍠》
(2) 用于计成挑的东西。如:一担柴;两担米
(3) 另见 dān
康熙字典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担 ·康熙筆画:9 ·部外筆画:5
【唐韻】多旱切【集韻】黨旱切,𠀤音亶。與笡同。【玉篇】拂也。【博雅】擊也。 又【集韻】丘傑切,音朅。與揭通。舉也。【楚辭·遠遊】意恣睢以担撟。【朱子註】担撟,軒舉也。
(擔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甘切【正韻】都藍切,𠀤膽平聲。與儋同。背曰負,肩曰擔。【釋名】擔,任也,任力所勝也。【易·繫辭負且乗疏】負者,擔負於物也。【戰國策】蘇秦嬴縢履蹻,負書擔囊。 又左擔,地名。【任豫益州記】隂平縣北有左擔道,於成都爲西,自北來者,擔在左肩,不得度右肩也。 又武擔,山名。在成都西北。【蜀志·先主傳註】蜀王妻物故,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,高七丈,號曰武擔也。 又去聲。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都濫切。謂所負也。【左傳·莊二十二年】弛于負擔。【註】丁暫反。 又【集韻】時豔切,音贍。假也。【禮·喪服四制】杖者,何也,爵也。或曰擔主。【儀禮·喪服】無爵而杖者何,擔主也。【註】假之以杖,尊其爲主也。 又以贍切,音豔。義同。
相关词语
般担 百步无轻担 抱担 扁担 扁担花 扁担社 扁担脱,两头虚 扁担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