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字典

繁体

分类 通用字

拼音gŭ 

部首 部外笔画五画 总笔画十一画

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丨丨一

仓颉XLIBT 四角号码50102 Unicode编号:U+86CA 五笔86/98JLF

基本字义解释

(蠱)gǔ ㄍㄨˇ

◎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,专用来害人:惑。

◎ 人腹中的寄生虫。

◎ 毒害人之物:毒。

英文翻译

poison; venom; harm; bewitch

详细字义解释

〈名词〉

(1) (会意。从虫,从皿。本义:人肚子里的寄生虫)

(2) 同本义
蛊,腹中虫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掌除毒蛊。——《周礼·秋官·庶氏》

(3) 又如:蛊慝(蛊虫引起的祸害);蛊证(腹内生虫的病);蛊毒(蛊虫之毒)

(4) 毒虫。传说取百虫于皿中,使互相蚕食,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。如:蛊虿(毒虫)

(5) 神智惑乱的疾病。如:蛊疾(心志惑乱的疾病。多指被女性所迷惑而言)

(6) 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
江南数郡有畜蛊者,主人行之以杀人,行食饮中,人不觉也。——《舆地志》

(7) 又如:蛊蛊(传说人工培育的蛊虫);蛊主(传说饲养蛊虫的人)

(8) 指与诅咒、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。如:蛊气(施行诅咒术的邪气);蛊祝(用邪术诅咒害人);蛊师(迷信职业者。利用符咒等邪术为人安排吉凶祸福的人);蛊杀(蛊术杀害)

(9) 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
谷之飞,亦为蛊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

(10) 又如:蛊蛊(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)

(11) 指淫邪之事
关其门户,用止狂蛊。——《太玄经》

(12) 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。如:蛊膈(腹胀不思饮食的病);蛊胀(即臌胀病)

(13) 通“故”( )。故事,旧事,旧业
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。——《尚书大传》

词性变化

〈动词〉

(1) 诱惑;迷乱
楚令尹子元欲蛊 文夫人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
孔某(指孔丘)盛容脩饰以蛊世。——《墨子·非儒下》
糜费产业,蛊惑士女。——南朝梁· 刘勰《灭惑论》

(2) 又如:蛊丧(惑乱丧失);蛊溺(惑乱沉迷);蛊伪(蛊惑诈伪);蛊诱(迷惑引诱)

(3) 用符咒之术毒害人
因诬言欲作蛊道祝诅,以菟为厌胜之术。——《后汉书·清何王庆传》

(4) 又如:蛊毒(毒害。用毒药害人,使人不自知);蛊道(指巫蛊咒诅之术)


〈形容词〉
通“痼”( )。疾病久治难愈
晋胥克有蛊疾,郤缺为政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八年》

康熙字典

【申集中】【虫字部】蛊 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5

【篇海】同蠱。

(蠱)【唐韻】公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果五切【正韻】公五切,𠀤音古。【說文】腹中蟲也。【通志·六書略】造蠱之法,以百蟲置皿中,俾相啖食,其存者爲蠱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於文皿蟲爲蠱。【註】皿,器也,器受蟲害者爲蠱。【周禮·秋官·庶氏】掌除毒蠱。【史記·秦本紀】德公二年初伏,以狗禦蠱。 又【左傳·昭元年】穀之飛亦爲蠱。【述異記】晉末,荆州久雨,粟化爲蠱蟲。 又【說文】臬桀死之鬼亦爲蠱。 又蠱雕,獸名。【山海經】鹿吳之山有獸名蠱雕,其狀如雕而有角,其音如嬰兒之音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蠱,疑也。【左傳註】蠱,惑疾,心志惑亂之疾也。 又卦名。【易】巽下艮上,蠱。【序卦傳】蠱者,事也。 又【集韻】古慕切,音顧。義同。 又【正韻】以者切,音冶。媚也。 又【集韻】音義𠀤與冶同。【後漢·馬融傳·廣成頌】田開古蠱。【註】蠱與冶通。

(蠱)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詁】蠱,疑也。【左傳註】蠱,惑疾,心志惑禮之疾也。〕 謹照原文禮改亂。

说文解字

【卷十三】【蟲部】

腹中蟲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皿蟲爲蠱。”“晦淫之所生也。”臬桀死之鬼亦爲蠱。从蟲从皿。皿,物之用也。公戶切文六 重四

相关词语

避蛊 病蛊 不蛊 谗蛊 干蛊 古蛊 蛊尾 蛊术

相关成语

病民蛊国 干父之蛊 蛊惑人心

更多新华字典: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